退休不褪色,范志明以军人标准深耕社区服务三十年

发表时间:2025-06-23 10:59 来源: 编辑:陈实

  华声在线讯(通讯员 黄润民)在长沙市岳麓区银盆岭街道,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常年穿梭于社区楼栋、学校课堂和禁毒教育基地之间。他是孩子们口中“讲故事的爷爷”,是戒毒人员眼里的“引路人”,是社区居民心中的“老书记”。

图片6_副本.jpg

  他叫范志明,退休前担任长沙市桐梓坡军休所党支部书记,如今是岳麓区家喻户晓的“公益先锋”。从军旅生涯到基层社区服务,从禁毒宣传到青少年守护,这位75岁的老人以“战士”姿态扎根群众工作近30年,用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与担当。

图片7_副本.jpg

  扎根基层:从军营标准到军休干部休养服务

  1990年转业至桐梓坡军休所任党支部书记后,范志明将部队的“精细化服务”理念注入军休干部休养服务工作。他首创“需求导向”管理模式,针对军休干部及家属按医疗保健、政策咨询、心理疏导等需求建立动态档案库;定期组织政策法规宣讲、心理健康疏导和职业转型指导,构建起“需求采集-分类响应-跟踪反馈”的全流程服务体系。

  退休后,他将军休服务的经验延伸至社区治理,在兼任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期间创新打造“德育矩阵”,开发涵盖红色教育、国防知识的50余个主题课程,形成“军营故事进社区”的特色服务模式。28年间,他将众多军史资料和300多个英模事迹案例,整理成为传承军人精神的“活教材”,并将它变成社区青少年教育的“精神粮仓”。

  禁毒先锋:让“迷途者”重燃希望之光

  “毒品一日不除,禁毒工作一日不止!”这是范志明在《中国禁毒报》上的誓言。2014年担任银盆岭街道禁毒协会会长后,他将部队的严谨作风带入禁毒战场:自费订阅《中国禁毒报》,整理《毒品犯罪案例》、《社会毒品动态》等资料,撰写6000余字的禁毒宣讲稿,制作图文并茂的宣传画册。

  他创新构建“立体化禁毒网”:组织在校教师、社区工作人员和退休干部一起成立宣讲团,深入工地、学校、快递站点讲述禁毒故事;带领居民夜间巡逻,用“防火防盗防毒品”的警示语筑牢社区防线;开设公益课堂、组织教育基地参观,让禁毒宣传“飞入寻常百姓家”。面对疫情下戒毒人员就业难题,他提出“量身定制”方案:引导有创业意愿者开网约车、办配送公司;推荐专注力强者从事房产中介;鼓励吃苦耐劳者跑外卖、当保安……

  在范志明的帮助下,戒毒人员小林重拾信心,从“瘾君子”转型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。2021年,范志明受聘为“岳麓区禁毒宣传形象代言人”,他立下新目标:“只要走得动,就要为创建‘无毒长沙’战斗到底!

  护苗使者:28年守护7000孩子的成长路

  “我老去,就是守护孩子慢慢长大。”这句质朴的话语,道出范志明28年关爱青少年的深情。

  2010年,社区孤儿侯景元因父母双亡陷入绝望,范志明一句“有范爷爷在,你就有依靠”让少年重燃希望。他发动群众筹集1.8万元助其渡过难关,持续辅导直至侯景元考入大学。如今,这名曾经的受助者已成为“新时代雷锋班”志愿者,用行动传递爱心接力棒。

  在范志明推动下,桐梓坡社区建立“失依儿童档案”,设立育才基金会,开展“国学亲情启蒙教育”。他曾在原桐梓坡小学发起“护花行动”,每天放学后驻守栀子花丛,劝导攀折花草的学生;通过感恩教育让留守儿童杨建宁写下致父亲的泣泪家书,促成父子心灵和解。近30年来,社区7000余名青少年无一辍学、无一犯罪,这份“零纪录”被他视为“最珍贵的勋章”。

  如今,作为长沙市"五老"金牌讲师团成员、岳麓区禁毒宣传形象代言人,“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优秀辅导员”,年逾古稀的范志明依然活跃在基层一线,将点点微光汇聚成照亮他人的璀璨星河,用银发初心诠释着一名老党员永不褪色的赤诚。(通讯员 黄润民)


(一审:罗江龙 二审:邓望军 三审:鲁红)

0731-84326220(外联) 0731-84329951(新闻) 0731-84329948(合作及广告) 版权所有:华声在线股份有限公司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

经营许可证:湘ICP证01002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:湘B2-20080017 备案号:湘ICP备1902692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