拓展粮食生产全链条 带动集体经济大发展

发表时间:2023-11-07 15:23 来源: 编辑:陈实

  “石门县军垱桥粮油加工有限公司今天正式开业了”,在军垱桥村粮油加工有限公司的加工厂房前,随着易家渡镇党委书记廖加富的话音落下,该加工厂便正式开始加工作业。在工人的操作下,莹亮光滑的大米从机器出口流淌出来,掉进仓口的袋子里,空气中弥漫着阵阵浓郁的稻米香味。

图片1_副本.jpg

  近年来,易家渡镇军档桥村聚焦粮食安全与粮食全产业链条打造,大力发展粮食规模化种植,但是稻谷加工产生的产品附加值却没有掌握在手中。现如今,建成的总投资100余万元,占地约1200平方米,集仓储、加工、包装、销售等功能于一体的粮油加工厂有力地填补了这项空缺,帮助全镇农户走出了新“稻”路。

  “我们军垱桥粮食生产虽然形成了一条产业链条,但是始终缺少大米加工这一块。今天生产车间的落地试机,代表了以后村里的稻谷能够自己加工远销周边县市,提升了大米的产业附加值。”军垱桥村支部书记杨小林说道。“我算了一下账,每加工一斤大米除去电费、工资、折旧等开支就有8角钱的毛利。另外我们加工出来的稻壳还可以卖到村里的养殖大户。如果管理的好可以每年为村里带来的10万元的集体经济收入,极大的推动了我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水平。”

图片2_副本.jpg

  “我们的大米精加工车间,整条线只需2个人操作,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全自动化、数字化生产线之一,月加工处理稻谷1500吨。只有当偶尔机器出现报警声或数据异常时,工作人员才会及时进行检查。其他时间,任务交由它们自动完成。”操作工人介绍道。

  “这条生产线上,从稻谷清理、脱壳、碾米、抛光、色选、分级到最后包装出库,全程电脑控制,可以减少因加工导致的结构破坏、营养流失,最大限度地保证大米的新鲜度和口感。”据了解,该产线不仅可以对糙米进行碾白,还采用了红外线探测仪,可将大米里面的腹白米、黑米、黄米全部分类剔除并一一收集。

图片3_副本.jpg

  “打米厂的建设适应当前经济发展需求,对现代化机械农业如虎添翼,在一定程度上能积极带动周边的群众,并带动村集体经济收入。”该镇党委书记廖加富介绍到,“下一步,我镇将继续把握当下农业发展趋势,制定好发展方向,实现乡村全面振兴”。

  (通讯员:陈偲 杜兵18890391980)

0731-84326220(外联) 0731-84329951(新闻) 0731-84329948(合作及广告) 版权所有:华声在线股份有限公司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

经营许可证:湘ICP证01002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:湘B2-20080017 备案号:湘ICP备19026924号